南京云锦研究所让文物“新生”,艰难历程登上央视

2023-08-18 08:59:36    来源:南报网    

南京云锦研究所让文物“新生”,艰难历程登上央视

30多年,一件素纱襌衣复制品的诞生


(资料图片仅供参考)

□南京日报/紫金山新闻记者邢虹实习生储宜疌

古代没有电扇、空调,人们穿什么消暑?中国人很早就生产出了至轻至薄的纱类制品,适宜夏天穿着。马王堆汉墓的发掘轰动世界,其中出土的国家一级文物素纱襌衣,是世界上现存年代最早,保存最完整,制作工艺最精湛,重量最轻,厚度最薄的一件丝织衣物。

素纱襌衣出土后,国家文物局在有关专家的建议之下决定复制一件,这个重任交给了南京云锦研究所。从素纱襌衣复制项目成立,到最终完成与文物形制、尺寸一致的素纱襌衣复制品,花费了30多年。近期,央视《解码科技史》播出《文物“新生”记——再现素纱襌衣》,再现文物复制背后的故事。尘封已久的纺织技巧,经纬之间蕴含的纺织奥秘,是西汉匠人对一丝一缕的执念。而今天的研究者们,穿越两千年历史长河,寻觅素纱襌衣的织造秘密,亦是追寻同样的匠人情怀,传承丝绸古国的文明光辉。

重任现代纺织技术做不出两千多年前的“薄如蝉翼”

素纱襌衣是1972年出土于长沙马王堆汉墓的文物,被视为西汉时期纺织技术的巅峰之作。它薄如蝉翼,轻若烟雾,织作精美,是存世年代最早,保存最完整,制作工艺最精,最轻薄的服装,堪称国宝级的稀世珍品。它在经历了两千多年的岁月之后,仍旧十分柔软,组织结构相当完整,安然无恙地来到了现代。因此,一出土,就被列为国家一级文物。

当时出土的素纱襌衣共有两件,尺寸非常宽大,领口到下摆长1.28米,这对于中等身高的女性来说,相当于齐地长裙,两袖通长更是长达1.9米,称得上是宽袍大袖。让人意想不到的是,就是这么一款超大码的衣服,称重之后,发现它们的质量轻得惊人,一件曲裾的是48克,一件直裾的是49克。如果再去掉领口、袖口镶着的绒圈锦,只有22克左右,叠起来之后能放到火柴盒里。而现代人平时穿的一件春夏款的衬衫,一般都得超过300克。当时的研究人员依据素纱襌衣的式样,用现代的纺织技术复制了一件款式相同、尺寸也一样的复制品,可是上秤一称,居然有200多克。

素纱襌衣证实了古代文人用“薄如蝉翼”“轻若烟雾”来形容衣服轻薄绝非凭空想象。它的出现,证明早在两千多年前的西汉时期,中国古代劳动人民早已掌握了精湛高超的纺织技术,时至今日,依然让人们惊叹不已。

如此轻巧的面料,经历了两千多年的时间,非常脆弱,而且文物曾一度被盗,遭到损坏。为了有效地保护素纱襌衣,同时还得保证它的展示效果,专家建议制作复制品。

复制的任务一开始交给了北京、上海的几家纺织厂来完成,然而,就算是拥有现代技术的纺织企业,也是频频失败,总是做不出如此轻巧的纱衣。最终,南京云锦研究所接下了这个重任。

面料不但要种植桑树还得给蚕宝宝“减肥”

当时复制的是直裾素纱襌衣。南京云锦研究所文物修复专家杨冀元回忆起她与素纱襌衣的初见:“我第一次见到素纱襌衣这件文物的时候,首先感觉是特别破旧,我们展开的时候,它上面有很多的破损,这对衣服形制上的数据采集就会有一些困难。第二个感觉,就是这件衣服特别轻薄,我们在采集文物的时候,必须非常小心,如果说话声音一旦大一点,或者不戴口罩、呼吸稍微重一点,那个面料就能够被我们的呼吸给吹得飘起来。”

要想复制出完全一样的素纱襌衣,首先要确定,这件衣服究竟是用的什么蚕丝。研究人员通过实验测定了素纱襌衣丝线的氨基酸含量,此外,利用织物切片显微镜分析等方法的检查,确认了素纱襌衣使用的是桑蚕丝。随后,确定了素纱襌衣的面料使用的是最简单、最常见的平纹织法,而这种织法对于现代丝绸纺织工业而言毫无难度。所以,按照测定出来的数据,南京云锦研究所的复原团队开始了复制工作,但复制出来的第一件素纱襌衣的重量超过了原件的49克。

经过测定,专家们发现,素纱襌衣如此轻巧,是因为纱料所用的蚕丝格外纤细。细到什么程度?相当于头发丝的六分之一,纤度只有11旦至13旦,现在市面上各种丝织品的纤度是在20旦到22旦左右。什么是旦?旦就是纺织学中对于织物的纤度所用的专用计量单位。数字越大,就表示这根纱线或者是纤维越粗。

复制品超重的原因找到了,可是市面上能找到的蚕丝都是粗的,怎么办?复制团队猜测,是不是现代的蚕吃得不对?

为了搞明白两千多年前的蚕丝为何更细的原因,复制团队请教了负责桑蚕养殖的专家,进行了生态分析才发现,原来在西汉时期,人们所饲养的蚕并不是现在普遍看到的蚕,而是三眠蚕。现在人们所饲养的蚕一生要休眠四次,蜕四次皮,因此称为四眠蚕,而在西汉时期饲养的蚕一生休眠三次,蜕三次皮。三眠蚕比四眠蚕虽然只少了一个眠期,但体重的差异却极大,四五条三眠蚕才能抵得上一条四眠蚕的重量。所以三眠蚕的蚕茧也比较小,蚕丝纤度细。而使用这种丝编织的面料,也具有高度透光、极度轻巧的特点。

四眠蚕是从三眠蚕驯化培养和变异而来的,想要将其变异回去是不可能的,因为项目紧急,从养蚕开始时间上来不及,只能退而求其次选择通过药物控制,让四眠蚕休眠三次,蜕皮三次,这样它们发育得不够充分,吐出的丝也就会变细了。最终,通过采取用药物控制蚕生长的办法,研究人员终于成功为蚕宝宝“减肥”,得到了现代社会能够获得的最细的蚕丝——只有平时蚕丝的五分之一。

光泽深度还原原材料排列方式红茶加固色剂“修旧如旧”

除了蚕丝不够细的问题,复制团队还面临其他难题,光泽不对就是其中之一,复制品有点闪闪发光的感觉,看起来就是新做的,而原件整体呈现的是古朴感,面料还带有一点点皱缩之后的飘逸质感。

这令研究者感到十分困惑,素纱襌衣原件使用平纹织法,平织物应该是平整的,为什么却得到了皱缩的肌理?两千多年前的古人在这些细密的肌理之间隐藏了什么秘诀?

复制团队成员在更加微观的层面找到了古人藏进去的“小心思”。丝织品不同的织法固然会影响面料的光泽和纹理,但放大来看,每一根丝线又是由几根蚕丝组合合成的,也就是把数根蚕丝朝着一个方向扭成一股,这个过程称为加捻。而加捻也有方向,有些向左,有些向右,古人通过左捻和右捻的方向区别,让原本就轻薄的素纱面料通过左、右的“对抗”,产生更为飘逸的质感。

同时,平纹纱织物,另一大难点就是密度的控制,为了尽可能完美地进行织造,织工师傅们专门花了好几个月的时间来提前训练手感,这才上机织造。可是,织出的面料上却留下了一道又一道磨损的印痕。复制团队发现,现代使用的金属梭子会造成丝胶磨损,进而损害蚕丝,导致了面料上出现磨痕,于是立刻更换成了木梭子。

染色问题也让复制团队很困扰。素纱襌衣之所以称为素,是因为其本身没有染色,然而,经过两千多年沉淀,素纱襌衣出土时呈淡淡的暗红色。本着修旧如旧的原则,复制品还要还原出经过岁月沉淀而呈现出的陈旧色彩。复制团队对染料进行了无数次的实验,尝试了各种试剂,却没有一次能够成功。单纯的化学染料颜色鲜艳、生硬,效果不理想,纯植物染料又无法还原素纱襌衣出土时的暗红色。最后的解决办法居然是“藏在茶杯中”。

那天,一名研究人员和往常一样泡在实验室里,有朋友送给她一盒红茶,她本来下意识地把红茶随手放在桌上,却突然意识到什么,脑海里浮现出了一幅画面:茶杯里泡着的红茶,正在热水里氤氲着,扩散暗红色的茶汤。茶汤的色泽,不是和素纱襌衣原件如出一辙吗?但红茶属于植物染料,非常难以固色,于是她经过多次试验进行调整,最终用红茶加固色剂的方案准确配制出了素纱襌衣原件在多种外力作用下形成的微妙的暗红色。

至此,素纱襌衣复制任务的诸多难题总算是一一破解了。

复制团队为了完美复制素纱襌衣的形制和款式,分别尝试制作了大小样衣共十件,通过样衣来仔细研究素纱襌衣缝制的方式。最终,终于完成与文物形制、尺寸一致的素纱襌衣复制品。

2018年,当复制团队将这件复制品上秤称重的时候,在场的人都屏住了呼吸,液晶屏上跳动的数字最终停在了49克,重量达标。这件复制品是素纱襌衣出土四十多年来首次得到了博物馆相关专家鉴定认可的复制品,而这一刻,距离素纱襌衣复制项目成立,已经过去了30多年。

2021年,复制团队又成功复制了曲裾素纱襌衣,重量为48克,和原件一样。

南京云锦研究所把素纱襌衣的织造秘密复制进了当代服饰之中,让这份两千年前的美,在当下重新焕发生机。

[责任编辑:h001]

关键词:

相关新闻

关于我们 联系我们:855 729 8@qq.com

版权所有 新消费网 xiaofei.7812.cn

粤ICP备18023326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