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酸“退场”多数IVD企业业绩下降,行业回归常态化竞争

2023-08-08 10:31:23    来源:21世纪经济报道21财经APP    

近期,多家IVD(体外诊断)上市企业陆续公布2023年半年度业绩预告。

由于核酸检测,不少IVD企业前两年业绩实现巨幅增长,并选择冲刺资本市场。然而,行业集采、核心产品价格下调等因素,都为企业持续经营带来挑战。2023年国内核酸检测退场,失去了防疫检测庞大的市场需求,IVD行业业绩下降是必然趋势,回到常态化业绩竞争符合常理。


(资料图)

近期,九强生物、明德生物、达安基因、金域医学、九安医疗、科华生物、迈克生物等IVD上市企业陆续发布2023年上半年业绩预告。其中,除九强生物的业绩预告中的净利润同比增长,其他企业同比变化均为下降趋势。九强生物之前很少涉及防疫产品,其在报告中提到,2023年半年度,预计非经常性损益对净利润的影响万元主要为政府补助影响;上年同期非经常性损益对净利润的影响为万元,主要为政府补助影响。

华东某医药行业分析师向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表示,行业短期泡沫之后必然会迎来震荡调整期,但长期来看,未来龙头集聚效应仍会比较明显,行业也处于正常洗牌期。

IVD企业半年增速放缓

随着疫情防控进入新阶段,核酸检测需求大幅退潮,IVD企业的财报也不再亮眼。

7月11日,九强生物发布业绩预告,预计2023年上半年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约亿元~亿元,同比增长45%~55%。九强生物表示,业绩变动主要原因是2023年全国医疗机构正常运行,公司业务恢复至正常水平,产品覆盖生化免疫、血凝、血型、病理诊断和精准诊断大类,销售收入和利润均有所增长。

7月13日,明德生物发布业绩预告,预计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1亿元~亿元,同比下降%-%;扣非净利亿元~亿元,同比降%-%。

7月15日,九安医疗发布业绩预告,预计上半年净利润亿元-亿元,同比下降%-%。上年同期公司盈利约为亿元。业绩下降主要是国内外市场对于相关产品的需求下降。

头豹研究院医疗行业高级分析师孙榕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上述情况是新冠IVD概念企业面临的共性问题。随着疫情防控进入新阶段,资本热度、社会驱动力及新规则不断影响市场。因疫情发展的不可预见性、市场需求变化、市场竞争环境变化,相关企业的业绩走势也出现不确定性。”

常规产品需求恢复

此前即有从事海外出口试剂检测的厂家向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表示,为预防疫情回落的业绩影响,公司其实早已有所布局,从海外市场的情况来看,新冠检测回归常规业务是每个出口公司共同面临的现实。行业发展的岔路口早晚要来,企业端必须做好准备。

明德生物在业绩预告中表示,随着全国经济生活逐渐恢复常态,医疗机构门诊量、手术量需求正逐步恢复,也带来常规检测产品需求的恢复。公司布局化学发光、免疫荧光、分子诊断、POCT、血气分析等多条业务线,相关产品需求也逐步恢复。

金域医学也在2023年半年度业绩预减公告中表示,“在‘高质量发展、创新驱动发展、集团一盘棋’的战略思想指导下,公司确定2023年为提质增效年,通过精细化管理不断提升运营效率。报告期内,公司常规医学诊断服务业务稳步恢复。”

同时,迈克生物表示,销售收入的下降主要由于特殊产品市场需求极速变化,公司分子诊断试剂销售收入由上年同期的亿元下降为万元,同比下降%。报告期内公司归母净利润同比腰斩,除了因分子诊断试剂毛利额贡献消减外,还因公司按照会计政策的要求对相关存货计提资产减值准备。不过,迈克生物大力推进全实验室智能化检验分析流水线并协同各平台单机的终端装机,随着终端市场常规检测业务逐步恢复,报告期内公司自主产品大型仪器市场端出库1601台(条),其中生免和血液流水线169条,铺入终端市场的仪器将陆续带来试剂销量的持续增长,报告期内自主产品常规试剂销售收入亿元,同比增长%。

如果科华生物、迈克生物、达安基因能够作为IVD各细分领域的龙头,或许也将较快从常态产品里重获盈利增长。但是,中国IVD赛道也是高度内卷的领域,在分级诊疗、带量采购的政策下,不仅外资、民营“贴身肉搏”,此前的“仪器免费,卖耗材盈利”的赚钱模式或许也将不再适用,企业需要更多变革举措应对。

多途径发展

当风口过去,IVD企业也纷纷多途径谋求转型与深耕。

7月7日,迈克生物在投资者互动平台表示,公司的主要产品为体外诊断仪器及其配套试剂,其中自主产品涵盖生化、免疫、临检、分子、快检、病理等多个技术平台。迈克生物在报告期内,新增国内产品注册证38项,截至上半年末,累计获得国内产品注册证495项,其中免疫204项、生化136项、病理30项、血球27项、快检25项、凝血16项、分子14项、尿液13项、血型6项、仪器产品24项。在研发投入方面,报告期内,公司研发投入为亿元,占自主产品收入的%,较上年同期增长%。

同时,另一个趋势是,处于产业链中游的试剂厂家往上游扩展、研发。

2021年9月,迈瑞医疗收购了海肽生物(HyTest),后者是全球IVD行业四大核心原料供应商之一。2022年8月,万孚生物宣布拟定增募资,用于生物原料研发等项目。亚辉龙则在2022年年报披露,公司在微流控、基因测序、生化诊断、流式荧光等新技术平台及抗原抗体原材料方面研发投入金额为亿元,同比增长%。聚焦感染性病原体检测的伯杰医疗也有类似动作。

实际上,前述公司进军产业链上游或基于两方面的考量;其一是,国内诊断试剂核心原料还未摆脱进口依赖;其二是中游试剂厂家同质化竞争严重,同时产品逐渐进入集采范围,市场天花板渐低。

在IVD产业链上,上游企业为核心元部件和试剂原料供应商,国内企业如菲鹏生物、诺唯赞、义翘科技、百普赛斯、纳微科技等。中游企业为诊断试剂、仪器、设备的研发和生厂商,国内企业如迈瑞医疗、安图生物、新产业、达安基因、万孚生物等。下游企业和机构则包括医院、疾控中心、第三方检验中心等。对于中游企业而言,上游核心原料至关重要。

另外,值得一提的是,进入投资领域,也成为不少行业企业提升安全感与抗风险能力的方式之一。

九安医疗于今年2月宣布:计划使用170亿元人民币(或等值外币)的自有资金进行委托理财,使用30亿元自有资金进行证券投资。同时,2022年行业营收TOP10的明德生物、东方生物、达安基因、万孚生物、科华生物也分别宣布计划使用50亿元、30亿元、25亿元、亿元、18亿元自有资金进行现金管理,资金主要用于购买安全性高、流动性好、保本型的理财产品或存款类产品。

除了保本型理财,也有企业选择通过买地盖楼、建设企业经营用房来抗风险。

例如,明德生物以10亿元打造科技产业园,圣湘生物投资亿元打造上海产业园,宝太生物花费12亿元打造厦门POCT产业园等。也有的体外诊断企业,选择投资风险投资机构(VC),以帮助其实施战略布局。

2022年9月,九安医疗出资亿元,投资济峰资本、元生创投、武岳峰资本、耀途资本、汇芯投资共计5家VC,投资方向主要涵盖医疗健康,以及信息技术、先进制造、新材料等科技领域。圣湘生物、明德生物、义翘神州等公司均宣布与相关方设立私募股权基金或投资机构,而君联资本、济峰资本、元生创投、达晨财智等医疗领域知名投资机构均从相关企业中有所斩获。

华南某行业人士对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表示,体外诊断行业的离散制造属性和碎片化的特点,决定了不同子行业需要的技术和市场积淀迥异,跨越品种和细分领域发展的壁垒是较高的。“目前,我国一大批体外诊断企业正在通过投资并购方式布局全产业链。国内如要诞生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大型企业,产品线的丰富和不断更新都是迫切课题;同时并购也是减少无序同质竞争,实现产业整合的重要途径。在购买技术、花重金打造品牌和渠道后,相关企业还需关注企业的发展战略、管理能力、产品选择能力、市场打法等综合性竞争力。”

[责任编辑:h001]

关键词:

相关新闻

关于我们 联系我们:855 729 8@qq.com

版权所有 新消费网 xiaofei.7812.cn

粤ICP备18023326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