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观察:有一种叫云南的生活|“诗意傣寨”帕连:传统村落+艺术美学,打造心之所向的美好生活

2023-04-25 15:14:37    来源:云南网    

乡村,是家园,更是乡愁。

“暧暧远人村,依依墟里烟。狗吠深巷中,鸡鸣桑树颠。”昔日陶渊明笔下的田园风光,是如今云南省腾冲市五合乡联盟社区帕连村的生动写照。


【资料图】

高黎贡山西麓,龙川江畔,帕连艺术村坐落于此,这是一个美丽的傣族传统村落。穿越百年,鸡犬相闻、炊烟袅袅的帕连村,已是艺术气息浓厚的网红村。该村通过唤醒乡村文化资源,以嫁接艺术的方式,带动乡村旅游,激活经济发展,打造了“有一种叫云南的生活”的诗意样板。 

传统村落成网红打卡地

“帕连”傣语意为“红岩”,因庄田在红岩下,因而得名。据了解,这个村落形成于明末清初,历经数百年的发展,汉文化和傣文化在这里交融,形成了独具特色的“汉傣”文化。

寨子四周绿树成荫,凤尾竹影婆娑,与村寨相互掩映,远离喧嚣,人与自然和谐相融。走进其间,乡村风貌,旖旎风情,乡愁记忆,随处可见。

帕连傣族人民性格温和,讲究礼仪,热情好客,喜爱歌舞。凡到傣家做客,都会受到很高的礼仪。此外,村民还善于竹编、织锦、制作特色小吃。撒撇、火烧猪、豌豆粉等令人垂涎之美食,也是村民增加收入的一项新兴产业。

2013年,帕连寨被公布为第二批中国传统村落,默默无闻的傣族古寨开始被人们知晓,其蕴藏的丰富傣族文化展现于世人,傣族民歌(唱曲子)、嘎光嘎秧舞、武术、竹编、织锦、泼水节、特色美食……让人流连忘返。

2019年,“艺术改变乡村”计划来到傣族古寨,现代艺术与传统文化交织相融,置陈并列,绚烂多姿,被艺术“点亮”的帕连,再次展现其独有的气质,成为新晋网红打卡地。

艺术赋能,打造美丽乡村新IP

传统村落与艺术美学共融共生,助推帕连艺术村成功探索出一条“活化”之路。从无特色、无优势、无潜力的“三无”村庄,实现了从洁化、美化向艺术化的转变。如今帕连艺术村逐渐发展成为一个融艺术村休闲体验、傣族美食体验、“四季果园”采摘水果、艺术研学于一体的艺术综合体,不仅将艺术美学引入传统村落,更以文化创意激活乡村业态。

具体而言,在明确走“艺术改变乡村”道路后,该村邀请“艺术改变乡村”团队,着力打造艺术网红村,规划建设“两巷五馆两园”。

即:打造诗意小巷、艺术小巷和你们的美术馆、奇石馆、织锦传习馆、竹编传习馆、民歌武术传习馆,建设四季果园和帕连河亲水乐园。以“两巷”吸引游客,通过打卡拍照,推广传播帕连;以“五馆”传承民族文化,依托织锦、竹编,开发帕连特色旅游商品;以“两园”拓展外延,增强景区体验感,最终实现“玩在田里、看在村里、吃在家里”的目的。

华丽转身,艺术与古村落共融共生

记者了解到,截至目前,项目已完成诗意小巷、艺术小巷建设、你们的美术馆、文举奇石馆、织锦传习馆之织锦之家已建成对外开放,四季果园初具雏形,停车场已投入使用,旅游厕所正在规划建设中,其余项目也在逐步建设。

“古村+艺术”,让帕连艺术村的人间烟火气与浪漫仪式感相得益彰。走在诗意的艺术村,触摸历史的痕迹,感受艺术的脉络,欣赏壁画墙绘、诗歌灯光、装置艺术、奇石奇根、非遗文化,品尝纯正的傣族撒撇,与热情好客的傣家人一起跳起婀娜多姿的嘎光嘎秧舞蹈,这不仅是绚烂的现代艺术和民族文化,更是心灵深处乡愁的寄托。

美学引领、艺术点亮,是帕连艺术村提升乡村旅游的创新之举。自2020年开始,旅游业便成为当地老百姓创收的主要经济来源之一。如今,村里已经建起了4家特色农家乐,3家民宿,数个傣家特色小吃店,很多外出打工的年轻人也纷纷开始返乡创业,对于未来,他们充满期待。

据五合乡人民政府相关负责人介绍,下一步,将以“帕连网红村”辐射带动周边村寨区域,发展乡村旅游,同时持续保持帕连的知名度和美誉度,吸引更多游客到帕连艺术村旅游,持续带动当地群众增收致富,让乡村旅游助力乡村振兴。

云南网记者 牟燕红

[责任编辑:h001]

关键词:

相关新闻

联系我们:855 729 8@qq.com

版权所有 新消费网 xiaofei.7812.cn

粤ICP备18023326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