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 我对捅马蜂窝产生了截然不同想法,联系其他家人的态度,联系上下文来说说,为什么我会产生这样的想法吗?
语言训练(课件出示):
因为 ,我心里涌起一种捅马蜂窝的强烈渴望,那多有趣!
(相关资料图)
6. 想一想,文中的“我”是一个怎样的男孩子?
归纳梳理学生的随机发言:淘气、好奇心极强、喜欢探险。
7. 体会朗读:“我站在一旁,心里却涌出一种捅马蜂窝的强烈渴望。那多有趣!”
8. 引读第七小节相关内容,了解“我”在捅马蜂窝前的准备:
(1)当我被这个淘气的欲望鼓动得难以抑制时 ,自己也是全副武装 ,并配备了武器 ,最后还和妹妹有了约定 。
(2)看来我是有备而来,对捅马蜂窝这件事是志在必得。带着这种雄心壮志,再来读读课文的第七小节。
过渡:这一捅可坏了,出大事了,什么事呢?读读文章,找找与“胆怯”有关的句子。
(二)想象朗读,体会“胆怯”。
1. 认真读读课文的第8自然段,看看人物内心是怎样变化的?
(1)归纳梳理:迟疑--好奇--惊呆
(2)理解:“迟疑”,联系上下文了解迟疑的原因。
(3)揣摩心理,合理想象说话。(课件出示)
我开始有些迟疑,最后还是好奇战胜了胆怯,我想 。
2. 再读这段话,用联系上下文了解人物内心情感,选择一个地方写下来。
(1)课件出示:
●当我的竿头触到……关在门外。我心想 。
●我一回头,……使我惊呆了,我心想: 。
(2)交流。
第一句:抓住“我”的动作“触、顶、摇撼、扔、跑”,体会“我”捅马蜂窝时的紧张。
抓住马蜂的反应“轰、一团、腾空而起”,感受马蜂数量之多及其受惊时的慌乱。
第二句:读读下面两个句子,比较哪个写得更好?为什么?
●我一回头,只见一只马蜂朝我扑来,好像一架战斗机。
●我一回头,只见一只马蜂径直而凶猛地朝我扑来,好像一架燃料耗尽、决心相撞的战斗机。
3. 结合板书,抓住我的动作和马蜂的反击,根据作者内心的变化说说我捅马蜂的过程。
4. 捅马蜂窝的结果怎样?
(三)读中感悟,体会“愧疚”。
1. 这是一只充满激情和勇气的马蜂,却因我而 !
2. 因此作者说:我面对这壮烈牺牲的小飞虫的尸体,似乎有种罪孽感沉重地压在我心上。我真希望( )
3. 朗读、感悟。
(四)情景设置,体会“期盼”。
1. 字词训练:选择恰当的词语填空。(课件出示)
盼望 希望 渴望 失望
那窝马蜂呢,无家可归的一群呢,它们还会不会回来重建家园?一年过去了,我天天( )……马蜂却没有来。
转年开春,当我看到有两只马蜂在窗檐下转了转时,不禁心中充满了( ),它又飞走了。空空又是一年,我心中( )极了。第三年,风和日丽之时,我( )它们能回来。
2. 过渡:你们看,作者的心情被描写得多具体呀!从盼望马蜂归来到仿佛看到了希望,接着又是大失所望,在结尾,作者的渴望,似乎打动了马蜂,它们又回来了。望着这一切,作者暗下决心,他说:“不再做一件伤害旁人的事。”
(1)课件出示句子:
于是,……再不做一件伤害旁人的事。
(2)思考:从题目来看更应该是不再做一件伤害马蜂的的事,那怎么作者又说是:不再做一件伤害旁人的事?小组讨论。
小结:每一只马蜂都是富有激情的生命,来到世间的生命都有无限的生机,人与人要和睦相处,才能有和谐的关系。
三、与文本对话,触摸心灵。
(一)结合“我”捅马蜂窝的前后过程中心情发生的变化谈一谈自己的体会。
(二)学了课文,你想说些什么?
(三)想一想,演一演:(课件出示)
1.听了爷爷的话之后,“我”梦见了英雄马蜂,设想一下“我”与英雄马蜂的对话。
2.“我”与马蜂的儿子“小马蜂”的对话。
四、与生活对话,联系现实。
(一)你做过、见过或听说过随意伤害生命的事吗?学了本文之后,你怎么看这件事?
(二)你知道像马蜂这样誓死捍卫家园的英雄吗?
五、作业。
假如你是一个电影导演,让你将“捅马蜂窝”这部分拍摄下来,再现当时的情形,请你选择一个印象最深的镜头,把它具体地描写下来(可以运用文中的语言,也可以加上自己的想象)。
更多相关教学设计推荐:
关键词: 捅马蜂窝教学设计